|
5月29日,全县23个乡镇全面完成乡镇党委换届工作,205名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突出的优秀干部进入乡镇党委班子。
在此次乡镇党委换届中,安化县严格按照省、市关于换届工作的相关安排部署,统筹谋划,精心组织,“五子”齐发高质高效推进乡镇党委换届,确保了过程圆满、结果圆满。
加强领导压担子。县委主要负责人定期调度,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成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县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高位推动换届工作稳步开展。乡镇参照成立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换届领导小组,书记抓书记,责任链闭环。23名党员县级领导“一对一”蹲点指导23个乡镇,抽调47名精干力量组建12个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指导组,全程指导,责任共担。其中23名党员县级领导“一对一”蹲点指导23个乡镇的工作模式被中组部《组工信息》综合推荐。
精准培训定路子。吃透政策与县情民意,迅速举办全县乡镇党委换届业务培训会议,乡镇党委书记、组织委员、党建办主任等主要“操盘手”和县派指导组全体人员悉数参加,集中学习换届政策与业务标准。聚焦5月底全面完成乡镇党委换届的目标任务,下发关于做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系列提示、换届建议时间表,明确目标与要求、方法与路径,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使县派指导组成员、具体经办人员真正成为县乡党委换届业务行家里手。
前期摸排清底子。开展两次摸排核准各乡镇党代表底册,按30%的差额比例提出代表候选人推荐人选,县级联审党代表推荐人选3403人,未通过审核的38人,确保党代表推选合法合规。按照换届选举工作结构性要求,对现任领导班子配备情况进行梳理,建立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年龄、性别、地域、来源等“五个一”结构性台账。汇总近三年来年度考核、绩效考核、日常考察、专项考察等推荐出来的各类优秀干部名单,核定全县领导班子职数空缺情况,为县委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统筹安排人大、政府换届提供决策依据,确保换届选举既人事相宜、人岗相适又结构合理。
择优比选强班子。为优化班子结构,根据安化实际,经乡镇党委或所在单位党组(党委)推荐、资格审查、面试、量化考核、实地考察等严密程序,有条不紊从“五方面人员”中择优选拔23名担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与上一轮换届相比,新一届乡镇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从41.9岁下降到39.9岁;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从152人增加到165人,占比65.2%;熟悉基层治理、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工作的237人,占93.7%。年龄、学历结构得到优化,专业化结构有所提升。
严肃纪律紧调子。做好换届纪律宣传和换届风气监督工作,印制、发放《严肃换届纪律资料选编》1000份,张贴“十个严禁”宣传海报700份,组织副科级实职干部签订承诺书761份,通过官方公众号推送、“村村响”播报、主题党日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换届纪律。各乡镇按要求开展好换届风气专题学习教育,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党员、代表专题学习中央“十个严禁”,党代表推选“九个一律不得”等换届纪律要求。组建25个现场督导组、6个巡查组,对乡镇换届风气进行现场督导和巡回检查,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通过换届,安化县乡镇领导班子结构明显优化,班子功能明显增强,为加快推进“四个安化”建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乡村振兴起好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