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四部曲”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强筋壮骨”
作者:吴勤 发布时间:2021-11-23 11:14 信息来源: 安化县委组织部 浏览数:
|
今年来,安化县把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作为村级换届工作圆满结束后,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的有力抓手,通过“四部曲”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强筋壮骨”。深查细照“过筛子”,全面摸排定对象。严格按照“不设比例、不定指标、应整尽整,切实解决突出问题”的要求,紧靠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的“10个重点问题”,433个村(社区)逐一“过筛子”。通过村级“自诊”、驻村干部“问诊”、乡镇党委“脉诊”、县委“会诊”的方式,坚决防止“以好充次”,杜绝“误报、瞒报”,做到应纳尽纳、应整尽整,全县共摸排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24个,其中根据上年度基层党建调研和村(社区)“两委”换届情况,直接指定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个。同时,征求县纪委监委、县委政法委、县委巡察办、县信访局等部门意见建议并保持常态化联动,结合巡视巡察等重点工作,对应纳入整顿范围,做到动态调整,随时增补。多方会诊“开方子”,全面聚焦增合力。严格落实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六个一”工作要求,四级聚力抓好转化升级,15名市级领导,24名县级领导直接联点到村,24名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包村指导,24名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每个村明确1个以上结对机关单位帮扶,明确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责任,切实推进整顿提升。“两次会议,四级签字”确保“一村一策”,即整顿方案的制定,均通过村上支委会研究和乡镇党委会议专题研究,逐一列出问题清单,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分项明确时间表、责任人,再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乡镇党委书记书记、联点县级领导共同签字认可。分类施策“治根子”,全面整顿促提升。坚持分类施策、对症下药,配强班子治“软”、维护稳定治“乱”、发展经济治“弱”、完善制度治“散”,让“病疾”无可遁形。针对组织动员力弱等问题,大福镇东山村通过打好“党建+能力提升”党建+美丽乡村创建”党建+为民服务”党建+村级集体经济”组合拳,班子的战斗力、号召力明显增强。针对矛盾纠纷突出,信访多发等问题,烟溪镇黄洞冲村县级领导挂帅成立工作专班,既抓党员教育管理又抓民情民意疏导,及时化解纠纷矛盾,解决民生实事,整顿工作开展后无一例信访舆情。针对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古楼乡仙龙村因地制宜发展猕猴桃基地200余亩,提质村集体老茶园200亩,村集体经济增长至6.8万元。针对组织生活会质量不高等问题,清塘铺镇雨塘村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组织党员外出学习先进经验,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组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群众满意“量尺子”,全面考评显成效。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整顿成效的标尺,加强整顿成效评估,群众满意度不高或不满意的不予销号。县委组织部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结合季度调研和不定期电话抽查、实地检查。采用“四查一评”考核验收机制,软弱涣散党组织退出严格按照“村(社区)党组织自查、群众满意度测评、乡镇党委初查、县委组织部审查、市委组织部检查验收和省委组织部抽查”五个程序,全部通过后方可销号。对群众满意度设立硬指标,所有县级领导参加测评会议或调度软弱涣散验收情况,测评满意度要达90%以上,县乡验收时必须随机走访10户以上群众,群众不认可,坚决不摘帽。对已经完成整顿任务的基层党组织适时开展“回头看”,进一步巩固整顿成果,防止软弱涣散问题反弹回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