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三个坚持”助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新成效
作者:邓蕾     发布时间:2021-12-10 10:29     信息来源: 安化县委组织部     浏览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安化县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需求,创新实施“三联三清”工作载体,通过“三个坚持”,助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新成效。

坚持高位推动强保障

将各单位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述职评议工作重要内容,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导向,“指挥棒”作用不断凸显。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4次召开会议调度落实完成情况,组织开展实地督导检查6次,通过以上率下、强化督导、凝聚合力,推动实践活动有序有力开展。38名县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联系乡镇,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其中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刘勇会多次召集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乡村振兴局等15家单位深入联系点云河村和双富村,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开展调研,整理需要解决的问题16个,着力破除两村发展瓶颈;60多个县直单位由领导班子带队根据单位职能和实际,结合联系村(社区)的需求,开展各种实践帮扶活动,有效助推了村上各项事业发展;广大党员干部和在职党员志愿者,纷纷走进村(社区)基层、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困难家庭,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心贴心纾难解困,共开展帮困慰问、健康义诊、知识讲座等各类形式的帮扶活动350余场次,真正把党的关怀、服务和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坚持载体创新促实效

把落实规定动作与创新自选动作相结合,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相结合,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载体。制定印发《关于开展“三联三清”实践活动的通知》,谋划开展党员干部联户、单位(乡镇)联村、县级领导联乡(镇)和建立走访调研问题清单、服务群众项目清单、工作落实责任清单为内容的“三联三清”实践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县级领导干部和全县党政机关6000多名党员干部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对照前期收集的关于推进就业、教育、社保卫生、养老、乡村振兴等12个方面326条内容,深入联系点开展带题走访调研。在严格落实“三必访”( 即矛盾多、问题多、群众意见大的必访,重点人群、重点户必访,群众代表、村(社区)“两委”成员、“两代表一委员”必访)的同时,拓展“线上”平台,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广开渠道、广集民意。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先后收集各类问题建议6000余条,逐单位、逐人建立走访调研问题清单、服务群众项目清单、任务落实责任清单“三个清单”,使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身上有责任,有效提升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针对性、实效性。

坚持为民服务解难题

聚焦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号召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下力化疑难、解民忧。县应急管理局党员干部深入受灾区域一线,实地核查受灾情况,积极开展“5·12” 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指导服务,大力解决灾区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下拨200余万元的救助物资及资金,确保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县法院积极推行诉讼事务网上办、上门办,先后完成网上立案828件,在法庭成立七个诉源治理工作站,完成网上调解1910件,其中诉前调解案件1495件;县妇联谋实工作载体,先后为20400名妇女进行了“两癌”免费检查,为困境妇女发放“母亲邮包”444个,实施“湘妹子能量家园”项目,组织各类基层群众性活动120多次,3000多名群众参与受益;县残联积极推进残疾人托养、假肢维修、临时救助等服务,同时,协调中远海运集团向全县残疾人捐赠320台轮椅、100台助听器和95台电动轮椅,极大的减轻了残疾人家庭负担;县城管执法局按照“服务市民,便于管理”的原则,在县城羽星广场利用空闲场地设置临时卖菜点100多个,把菜农摊点“请”进指定地点免费经营,实现灵活就业500多人;仙溪镇依托“三联三清”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基层网格治理,深化平安建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争创信访“三无”乡镇,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羊角塘镇突出“实”字要求,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广泛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确定3个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充分利用社区网格群“网小格”等“微治理”机制,确保群众求助事项件件有回音。

全县各单位围绕日常重点工作,及时帮助群众解决社会保障、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矛盾调解等生产生活难题大小实事1.9万余件,切实为基层群众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让基层群众享受到了实惠。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