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东坪镇马渡村廖家湾片区的一块空地上,几个村民正在挑灯夜战、加紧铺地,利用晴好天气进行收尾工作。这块曾经的马渡村民“必争之地”,村支“两委”日常头疼的“疑难杂症”,旧貌换新颜,即将建成为一个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能让村民其乐融融晒太阳、做运动、拉家常、开展活动的便民广场。
这块空地,原本是因槎溪河水冲积逐渐形成的滩涂地,周边村民十分“心动”,这家划块地、打个桩,那家挖块地、种点菜,这块滩涂地因“使用权”产生了不少的纠纷问题,邻里和谐相处成了空谈。
2020年春节期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家各户被要求居家隔离,由于村里缺少活动、运动场所,返乡的80后90后年轻人“闲不住”,为乡村建设出谋划策。红星组80后流动党员廖振华提议,将这块滩涂地利用起来,为村民提供一个娱乐健身的场地,这一提议得到了众多村民的响应。经过多次讨论,红星组、红台组两个组的党员群众决定自掏腰包,先后筹集资金近6万元,在滩涂地上建设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便民广场,辐射南北廖家湾片区四个组近600人。 红星组组长廖新开、志愿者廖晓斌自告奋勇,召集村民组建临时施工队,租赁施工装备,埋管道、铺平地,建设一个标准的篮球场以及能放置健身器材的场地,并争取在今年3月底前竣工投入使用。退休干部廖忠植发挥余热,为村民争取到十套健身器材,健身器材现已安装到位。 马渡村党总支书记廖建毅身为红星组一员,也义不容辞加入进来,与其他村民一起出人出力出钱,及时跟进便民广场项目建设。“便民广场建成后,能跳广场舞,能打篮球、羽毛球,开展大型文体活动,学生的寒暑假也有了去处,有效激发乡亲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兴趣,还能帮助乡亲们改掉聚众打牌的陋习,丰富乡亲们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马渡村营造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廖建毅说道。 下一步,马渡村将积极探索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党建+文化”引擎工程,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把“红色基因”嵌入到群众性文体活动中,确保马渡村民的文化生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