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溪镇:提质增效,蹄疾步稳,扎实推进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
作者:王子惠 发布时间:2022-03-25 09:51 信息来源: 安化县委组织部 浏览数:
|
滔溪镇以“镇村秀美、百姓安居、乡风文明”为主目标,在巩固创建省级卫生镇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创国卫”工作目标,扎实推进,蹄疾步稳。搭建领导体系,统筹推进。以创国卫为主抓,实现地域提质发展为主目标,强化组织要素保障,加强宣传力度,形成长效、常抓聚合力。高位推动强引领。成立了镇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明确创国卫专干4人,召开创国卫专题调度会议12次,形成工作责任清单110条。专项机制稳推进。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完善镇、村(社区)联动机制,签订部门(站所)、村(社区)目标责任书26份,把组织管理、宣传教育、环境整治等阶段性任务层层分解,压实到人。加强督查压实效。挂钩村(社区)绩效考核,开展评比考核4次,奖励工作先进村(社区)4万元,助推落实岗位责任制,全镇上下形成了“党政统筹、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工作合力。丰富宣传手段,深入推广。广泛开展创国卫宣传,引导党群同心、镇村(社区)联合。集中宣传齐推进。召开全镇创国卫动员会、季度工作推进会、专题座谈会,集中宣传创国卫共享共治要求。多点宣传点带面。树立大型创国卫宣传标牌7块、小型宣传标牌60余块,并利用镇村宣传栏、广播、电子显示屏、宣传车、创卫标语、移动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多载体宣传,普及创国卫政策、知识。“弯腰行动”抓深入。全年动员党员、群众3500余人次,开展弯腰行动30余次,清理农村垃圾1000余吨,发放创国卫应知应会宣传单2000余份,深入宣传、践行创国卫。对标基层基础,全面投入抓。善事先利器,滔溪镇从清扫清运、基建网络、治污体系三方面入手,加强创国卫基础保障。健全清扫体系。建立起全覆盖清运和镇垃圾日转运体系,落实专职保洁员78名,建设垃圾收集棚80多处、制作标识标牌1200余块、购置垃圾桶2万余个,打造环卫基础设施150余处,各村(社区)环卫设施更新率达到40%以上。完善畅通网络。投入800余万元,对镇域内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实现了通村组硬化公路全覆盖,新建和改造桥梁3座。同时,投入近百万元,完善镇区农贸市场基础设施,投资1600万元打造了多处千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带。建好治污体系。投资近2000万元,高标准建成了镇区污水处理厂,先后建设主管网4公里、支网3公里,实现了镇区污水全治理。强化面上治污,2020年完成农村厕改500户,2021年改厕1210户,大大提升了源头治理体系和能力。树牢项目为王,产业助推抓。滔溪镇以百花寨项目为牵引,对标提升全镇创国卫基建水平。以项目提品格。总预计投资15亿元,已完成一期项目(万支千两茶仓储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对标强化全镇基础建设,夯实创国卫之基。以项目提目标。聚焦“三高四新”战略,规划建设“低空飞行及培训、水滑项目、智慧水利5G管理”等子项目,提高创卫水平。以项目铸名片。坚持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创卫和提升城镇品位的重要抓手和强力引擎,建设“秀美、宜居、宜游、宜业、康养”新滔溪,持续化提质创国卫工作。加强专项监督,严格压实主责。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督查,将创国卫要求对标落实入村、组。抓示范村建设强基。结合乡村振兴先行村创建,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创建滔东社区、文溪村为全县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并建设新联村、乐坪村、文溪村8个省级卫生村,严格开展季度检查、评比。抓生态领域执法固本。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集中执法。全年共计执法32次,查处非法采砂、非法捕鱼、焚烧秸秆等生态违法行为20余起,夯实创国卫成果。抓绩效考核促长效。制定村(社区)创国卫绩效考核清单,落实全年绩效评比,挂钩20万元村级创国卫专项资金,奖前罚后,滚动评比,促进创国卫机制长效化。加强共治共享,激活创卫联动。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让群众参与共享创国卫发展成果。坚持网格化管理。结合综治工作,划分43个创国卫网格群,配置网格管理人员46人,每日开展巡逻管理、监督,落地创国卫举措。坚持群众共建。每月邀请村、组居民代表担任创国卫评比员,对标反映村(社区)问题清单,召开屋场会、议事会、监事会28期,吸收群众建议200余条,形成创国卫优化清单,切实让群众得实惠。坚持党群联动。发动政府驻村干部、村(社区)第一书记、党员对标创国卫需求,引领群众开展环境卫生、集体经济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新建成集体经济基地300余亩,同心渠、振兴路、振兴篱15公里,美丽庭院20余处,并积极开展一创多评、爱心妈妈、困难慰问等乡风文明建设,形成了党群联动,多元善治的基层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