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梅城完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为工作抓手,多措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广大师生心灵深处。
党建带队建 守护民族团结的生命线 为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梅城完小党支部成立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支部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并将该工作纳入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和定期议事内容。民族政策学习纳入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内容,邀请县委统战部宣讲员进行授课,提高支部党员对民族政策知晓度、认知度。成立红石榴广播站,定期为师生宣讲张骞通西域、文成公主入藏等民族团结进步小故事。少先队员入队教育增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聘请援疆教师眭向葵等模范代表作为校外辅导员来校为师生做专题报告,组织少先队员前往安化一中“青年毛泽东游学社会调查史实陈列馆”等德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举办民族团结的主题队日活动,通过演唱《我和我的祖国》《爱我中华》等爱国歌曲、学生自由发言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关注民族团结、参与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的兴趣和热情。
智育加德育 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在语文课和道德与法治课等主课程中设置具体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将其贯穿到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让学生们在优美的字里行间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感受到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同时还开设有涉及民族团结教育的歌唱、舞蹈等艺术课,如民族舞蹈《站在草原望北京》等。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德育活动相结合,采取张贴宣传标语、出主题黑板报和手抄报、开展国旗下的演讲、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迎二十大”演讲比赛等方式,在校园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浓厚氛围。另外,梅城完小还在校运动会、元旦晚会等重大活动中创新性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元素,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喷灌与滴灌 感受同一片蓝天的美好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该校投资近千万元改善了校内基础设施和办学设备。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大班额化解难题,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开展送课交流。家长学校建设、学校少年宫活动、九红羽校建设、校外德育基地建设、书香校园建设、京剧进校园等联建共建项目顺利推进。认真落实教育帮扶政策,两年来累计为6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84余万元,为特殊原因无法跟班就读适龄儿童采取每学期10次送教上门。设立“教师先锋岗”,建立留守儿童监测帮扶工作台帐,对单亲家庭学生等五类学生进行重点帮扶;同时针对学生的情况制定成长方案,定期上门开展家访,助力每个学生成材。得益于该校的精心培育,梅城完小涌现了一批批先进典型。曾哲明、张泽轩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新时代好少年”,向政旭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