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安化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和省市纪委全会部署,以案件查办为切口,深化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一体推进“三不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保持高压态势,强化“不敢腐”的震慑
月23日,安化县教育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刘唐业接受审查调查;11月15日,安化县妇幼保健院原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李少峰接受审查调查……2024年以来,安化县纪委监委接连发布审查调查信息,充分展现正风反腐不松劲、不手软、不停步的决心意志。
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安化县纪委监委持续加大对国企、金融、能源、医药、政法、基建工程、招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问题的惩治力度,深挖彻查国土、教育、征拆、卫健等领域问题线索。2024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处置问题线索1195件,立案966件,处分908人,形成了强有力的警示震慑。
在严惩极少数严重违纪违法分子的同时,全县纪检监察组织深化运用“四种形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2024年以来,批评教育和处理党员干部205人次,其中第一、第二种形态占95.72%。
密织制度铁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
“请你单位组织对各二级机构进行财务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党的十八大以来门面租赁、账外资金、津贴补贴发放等方面……”日前,安化县纪委监委向县林业局发出监察建议书,督促其对二级机构财务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并限时整改。
反腐败既要依规依纪依法惩处,又要依靠制度治理和监督约束。安化县纪委监委坚决落实中纪委二号文件精神,科学调整机构设置,将纪检监察室由5个增加到8个,将派驻纪检监察组由13个减少到10个,并对派驻纪检监察组综合监督单位进行科学调整。优化县乡纪检监察力量,设置“两大八小”工作片区,搭建相对固定的“室组地”联合办案、交叉检查单元,形成力量互补、信息互通、问题互商、工作互助的基层监督工作新模式。2024年以来,通过片区协作开展监督检查4次,发现问题29个。
同时,该县积极拓宽监督途径,发挥“互联网+监督”服务平台监督前哨作用,深入推进城乡末端社群感知平台建设,按照“一网格一群、一户一人”原则,在全县建立网格微信群,推动群众监督“面对面”、服务群众“点对点”,确保监督无处不在。
针对案件查办暴露出来的问题,全县纪检监察组织不断深化以案促改促治,以系统思维强化治理,规范开展处分宣布执行等工作,结合受处分人所在单位、系统的政治生态情况和部门、行业特点,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案发单位和主管部门健全制度、完善治理,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2024年以来,全县共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120份,建立完善系统性、行业性制度规范27个。
厚植思想根基,涵养“不想腐”的自觉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带头增强纪法意识、纪法思维、纪法观念……有部分村干部存在事不关己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官微权小,不是案件查办的重点,反腐败反不到自己头上。”2024年1月,在安化县柘溪镇唐溪村廉政党课上,该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曹石多对镇、村党员干部说道。
安化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不想腐”的实现途径、有效载体、具体办法,从思想引领、组织关爱等方面,让党员干部在严管与厚爱、激励与约束中,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安化县纪委监委充分利用安化纪检监察“一网一微”,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战略部署,不断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协助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授专题党课,推动1653名基层党支部书记讲授纪律党课,全县党员累计讲授微党课10062人次,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安化县纪委监委协助县委召开全县警示教育大会,严肃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拍摄《初心蜕变2024》,组织观看《不可触碰的底线》警示片13355人次,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益阳市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清风益阳·党风廉政建设在路上》节目,传递廉洁声音,讲好廉洁故事;积极开展清廉演讲比赛、家书征集分享等廉洁文化活动,组织编印安化首部茶廉文化优秀作品集《茶乡廉韵》,拍摄《茶润清风》《从父亲这里我懂得了印心的深意》《佳节粽香 端午安康》等廉洁视频,推动清廉文化浸润人心。